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谭育俊
一群群头戴黄色工作帽、身穿黄色反光马甲、活跃在一条条铁路沿线的线路养护工,就像医生一般,夜以继日地检查整治维修线路,保障列车安全畅行。
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增开了许多列车,线路行车更加繁忙,线路养护工整修线路比平时更加忙碌。
近日,笔者来到玉林大容山脚下依山而过的益湛线北流东工区,探访这些鲜为人知、服务春运的铁路“医生”。紧靠大容山腹地的一处半山坡,有一座黄白相间的房屋,那就是南宁铁路局玉林工务段北流东工区的所在地。据了解,在北流东工区现有19名铁路养护工,负责14公里线路、14组道岔、5股道、1条隧道、3座桥梁和6公里专用线8组道岔、28公里防护栅栏,以及4处防洪地点的检查、看守、维修、养护工作。工区大门旁边的安全文化墙上,“毫厘精准尽责任,分秒必守保安全”;“千万遵章守纪,千万注意安全,千万珍惜幸福”的三千万格言警句格外醒目,也正是养护工们坚守保平安的真实写照。
道岔构造复杂,零件较多,过车冲击力大,技术标准要求高,是铁路线路设备的薄弱环节之一,工区隔三差五就得去整治维修。养护工抬起40多公斤重的涂油机架在钢轨上,手抓绳子用力一拉,涂油机发动起来,便操作着开始松螺丝作业。其他养护工按照分工,分别进行起道、垫板、改道、打磨、回检……
今年大年初四,职工在检查道岔时,发现3号道岔尖轨中部与基本轨离缝3毫米,立即通知工区留守职工和电务人员配合进行修理,申请了90分钟的天窗点进行作业,消除了隐患;春节后第一天,寒风冷雨,养护工巡查线路时发现,北流东站5号道岔巽轨作用边肥边超限,工区派防护员驻站防护,组织7名职工运送打磨机到道岔进行打磨处理,整修了这处病害。
铁路养护工一年中最牵挂的就是防洪,每年的防洪主汛期长达6个月,下大雨别人都是急忙赶回家里躲雨,而养护工则要冒着雷鸣电闪、大风大雨上线巡查。天气一变化,一刮大风下大雨,大伙心里就紧张就牵挂,担心线路出现灾害处所。下雨达到三级警戒,养护工就要分批出去巡查线路,淋雨、感冒是常有的事。
去年台风“莎莉嘉”“鲇鱼”到来时,带来持续数十日的强降雨,工区养护工一连数日冒雨出巡检查,白天出巡,晚上也出巡,衣服湿了干,干了湿。养护工出巡中发现处理倒树、排水沟堵塞、路堤坍塌等灾害24处,路滑雨淋风吹,苦和累更没得说。
铁路养护工长年累月在野外线路上巡查检修作业,正是这些坚守在大山深处的铁路“医生”,凭着责任、担当和执著,守护着这条大动脉的安全畅通。
|